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医讯前沿哨 > 健康创新哨 >

    
发布日期:2025-03-26 14:46    点击次数:72
八段锦是杰出的传统健身方法,动作看似简单,却效果宏大,练习中对身体协调性、稳定性和精气神的结合都有精细的要求。初学者除了要掌握练功的规律,夯实每个阶段成果,从而实现长远的进步外,也要了解以下8个细节,能更精准地体会动作要领,避免出现偏差,影响锻炼效果。。

图片

1、站桩是筑基

八段锦是始于桩、行于桩、止于桩的功法。整套功法动作之间以桩法做为衔接过渡(捧球桩、扶按桩、捧球桩),而且八式的主体动作也是站桩姿势。站桩不仅可以抻筋拔骨、疏通经络,而且会纠正体形,让练功者的体形更符合练功要求。

动作之间的桩法衔接要稍有停顿,才有时间体会虚领顶劲、含胸拔背、松腰坐胯等要求,及时调整体形,保持中正安舒、松静自然,充分体现健身气功·八段锦之“形与神合、气蕴其中、质朴端庄”的特点。

图片

2、动作要舒展柔和,圆活连贯

健身气功·八段锦是以肢体动作为引,由外而内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的功法,动作不仅要做到位,而且要掌握节奏,保持“暗劲”,做到“势断劲不断,劲断意相连”,形气神结合,持续最大程度的拉伸,从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。尤其是八个定势主体动作,一定做到位。

关于主体动作,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:

【八段锦】主体动作不到位,苦练也白费 (干货)

3、呼吸很重要,但不要呆板

站群论坛

初练八段锦,可以自然呼吸为主,不要刻意追求逆腹式呼吸,以免引起憋气或动作忙乱。

等动作自动化后,可以尝试逆腹式呼吸,循序渐进,要保持呼吸自然,不影响练功。

关于呼吸法原则和练习方法,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:

【八段锦】呼吸法合集,掌握方法和原则,呼吸不是问题 (请收藏)

4、目随形动

在健身气功中,眼睛的灵活运动也是重要的练习内容之一。通过练习,可以增强眼睛的灵活性和协调性,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,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‌。

比如,左右开弓似射雕时,眼睛要看开弓手的食指;五劳七伤往后瞧时,眼睛要看中指;攒拳怒目增气力时,眼睛随着摩肋出拳时,渐渐睁大,握固时要咬牙怒目;摇头摆尾去心火时,眼睛要看外脚背,然后内脚跟,后摇头上看,随松腰坐胯,目视前方等等。

据说,眨一次眼睛大约运动200条肌肉!可见目随形动的重要性。

5、量力而行,不可强为

练功一定要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,不可强为。

比如开步宽度,尤其是左右开弓似射雕开步时,能开到三脚宽就开到三脚,如果做不到,开到感觉适合的宽度就可以了。不要追求宽度,导致冒顶、跪膝、内扣、拖步、站不稳,这样不利于体会动作功效,而且会导致伤病。还有双手攀足固肾腰时,不要憋气使劲向下,导致腰腿肌肉紧张,而且容易导致头晕。
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功法也不是一时就能到位的,要抱着长期主义思想,持之以恒,循序渐进,功到自然成。

图片

6、坚决避免这几个错误

跪膝,导致膝关节过度受力,引起膝关节疼痛,进而影响整个下肢力线不稳。

塌腰,不仅导致腰椎疼痛,而且导致督脉阻塞,气血不通,影响整个腰肩背的协调,造成肌肉紧张疼痛,头晕等。

手型不到位,八段锦的手型都有其独有功效,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关于手型,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:

【八段锦】手型到位,效果翻倍--八段锦手型详解

7、热身和收功不可忽视

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传统健身气功,都会有系统的热身,让身体的肌肉、关节、韧带、神经为运动做好准备。热身不仅包括物理热身,也包括精神上的热身,要做好预备式,在形、气、神都做好练功的准备,进入练功状态。收功同样重要:练功不收工,到老一场空。收功是身体从静到动的转换,也是气的运化,引气归元,巩固练功成果。关于热身和收功,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:【八段锦】热身、收功和放松合集,请收藏

8、练功要有规律、要有度

当练功有了规律,身体和精神很容易进入练功状态,效果更好。

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星期时间,也就是21天。习惯成自然,练功就会常态化,进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
练功要掌握度,很多功友都以满身大汗为畅快事,甚至不出大汗就觉得练功不到位。

这个是值得商榷的。

年少可以通过耗功满身大汗,睡上一觉,就会精力恢复,生龙活虎。身体虚弱或者上了年纪,就应该控制练功量,具体的标准就是身体微微发热,汗将出未出为最佳。大量出汗不仅导致人体矿物质流失,而且会增加心血负担,引起心血管疾病。

关于练功规律和度,点击下方蓝色字体链接:

【八段锦】练功一定要有规律,“三定原则”要掌握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【八段锦】练功不发热、不出汗,怎么办?听听老师傅怎么说

 ( 

图片

分享是一种快,请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

图片

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医讯前沿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