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医讯前沿哨 > 前沿医讯哨 >

    
发布日期:2025-04-04 06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图片

中医故事会

图片

现在,似乎得抽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。他们的普遍表现有以下几种:

1.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,表现为平凡眨眼、皱眉、皱鼻子、掀嘴等。

2.颈部、肩部及四肢不由自主抽动,表现为扭脖子、摇头、耸肩及甩动四肢等。

3.频繁咳嗽,发出“吭吭”、“吼吼”声或突然大叫。少数患儿伴有污言秽语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得这种病的原因很多,比如环境、家长的情绪等等。马颖老师的一个学生梁红娟的外孙就被诊断得了抽动症。

图片

她的外孙今年十岁,去年九月份突然出现一些症状——时不时地眨眼睛,还经常转手腕脚腕,并伴随着“吭吭”声,同时身体不由得抽动一下……

她女儿很担心着急,因住在北京,就挂了北京儿研所专治小儿抽动症的专家号,打算带孩子问诊。外孙一听说要去医院就非常抗拒:我不去,我不去……梁红娟耐心地开导外孙:姥姥跟你一起去,看看专家怎样说,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;如果方法不当,或过度治疗,姥姥也不同意,我会替你把关……终于,外孙同意去了。

在儿研所,医生简单地问了一下孩子的情况,还询问:“有没有影响正常生活?影响学习没有?同学有没有给你起外号?”我们满怀期待,可是医生问完后却说:“没什么大问题,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好的。””如果严重了呢?医院有什么治疗方案?”梁红娟急切地追问。医生看了她一眼,说:“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。严重了,影响正常生活,就服用神经抑制药。”

365站群

“服用神经抑制药?它抑制神经,那全身的神经不都抑制了吗?”梁红娟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损伤非常大,她实在不愿意听之任之,让外孙以后采用这样的方法治疗。

爱好中医的梁红娟以前听过罗大伦老师的课,她记起罗大伦老师说过,小儿抽动症的患者,很多小时候爬行少导致右脑发育不好,另外抽动也属于肝风內动,主要是肝气不舒、脾胃不好引起的,要想治疗小儿抽动,就需要调肝,脾胃。所以她决定现在回去后就帮外孙调理。

说干就干,后来,梁红娟利用自己在马老师那里学过的中医外治法,自己动手开始每天给孩子做调理:

一是按摩疏通腋下大筋、膻中穴、大腿内侧、太冲穴。

图片

学过中医的人知道,人身上有十二经筋,肝主筋,两胁属肝胆经筋所过,抽动症属肝风内动,所以我们首先要调肝经。腋下与大腿内侧有大筋,眼皮与手脚末梢都是小筋。把大筋松开,末端小筋就得到了缓解。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穴位,它主血,而膻中穴主气,气会膻中,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作用。

二是每天配合捏黄金线。

宣宾老师探索出来的黄金线,在人体小腿内侧,是足太阴脾经,足厥阴肝经,足少阴肾经在小腿循行的经络,疏通这三条阴经起到排瘀作用。每天按摩疏通黄金线,可以把体内邪气排出体外,让身体气血平衡。

三是按摩通里穴、神门穴,按揉大脚指肚,拨太溪大筋。

图片

通里、神门都是手少阴心经穴位,按揉它们可以起到安神作用;而大腿趾肚是大脑反射区,按揉它可以缓解眼睛的不适,减少小儿眨眼。拔太溪大筋,有补肾的作用,同时肾为肝母,肝为肾之子,母强子旺。

按上面的操作,梁红娟给外孙坚持调理了一周,外孙的症状明显好转,十多天后基本恢复正常,直到现在一直都很好。全家人都非常高兴!

365站群VIP故事提供:梁红娟中医理论支持:思过老师《中医故事会》编辑部:

编辑整理:尹海淑

审核:马颖老师、伍春峰

文字、图片校对:凤舞 董晓群

公众号编辑发布:戴丽静 燕丽

图片

邀请函

每一位中医外治法的施术者或受益者,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
【中医故事会】,欢迎大家的参与,一起来讲述那些喜悦的、感动的故事......

如果您也想投稿,请扫码联系客服,大家都会感恩您的付出

图片

图片

马颖经络学堂贴心推荐:外治法按摩工具,家庭保健员必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医讯前沿哨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