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石码大鼎沙嗲面
厦门网讯(文/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图/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)遍布厦门街巷大大小小的沙茶面店,承载着许多厦门人的味觉记忆。如今,本地沙茶面店迎来了外地挑战者——2月中旬,来自漳州龙海的石码大鼎沙嗲面磐基店正式开业。
这其实并非石码沙嗲面的首次“登鹭”,但这一次“大鼎”是以大流量网红的姿态杀入,网红店与传统店在岛内的正面遭遇战,自然引人关注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根据走访的情况看,这是分属两个流派的沙茶面,无论口味还是出餐方式都有所不同。其实从店名也能窥见两个流派的不同——大鼎沿用了印尼音“沙嗲”,本地店面则更多的用闽南话里的“茶”字音,店名通常写作“沙茶”。
“广泛的受众基础,加上多年的文旅推广,厦门沙茶面市场体量不容小觑。”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曾升说。那“大鼎”来厦,会给现在的沙茶面市场带来什么变化?市场接受度又如何?我们带您一起走访探察。
双城风味的“较量”
配菜不同速度也不同
24日下午6点刚过,石码大鼎沙嗲面磐基店门口的食客排起了队。餐牌挂在墙上:小份、大份、豪华份。待食客选定,师傅补问一句:“油面还是泡面?”一分钟左右,一份热腾腾的石码沙嗲面便端上桌来。陈先生点了一份大份的沙嗲面:“我是厦门人,平时吃的大多是厦门风味沙茶面。”他说,主要是来尝尝鲜,“出餐比较快,这样的快节奏适合我。”
24日中午12点多,民族路乌糖沙茶面店里,游客小张站在琳琅满目的配餐台前,她对“米血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乌糖老板白晏升耐心解释:“这叫猪血糕,是用新鲜猪血和糯米糅合加工而成的。”一番交谈和解释,小张从配餐台上陆续挑了几种配料,这才结账落座,时间更长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