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,素有“百药之长'之称。我国用酒治病和用酒制药的历史十分悠久,大约在周代就出现了“醪醴”,即药酒。
所谓药酒,是指将处理洁净的中药材、饮片,按一定比例浸入50~60度白酒中,所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。也可将中药材、饮片浸入黄酒、米酒或葡萄酒中,经过月余后,使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,除去药渣而得。中药与酒'溶'于一体的药酒,不仅配制方便、药性稳定、安全有效,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,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,药借酒力、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,提高疗效。
药酒在保健养生、防病治病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,有不少人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,时间越长,药材成分溶出越多,这样的药酒才有效果。那么,中药泡酒真的是越久越好吗?
365站群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图片
一、中药泡酒并非越久越好中药泡酒时间的长短,要根据药材的种类、浸泡温度、所用酒的浓度及保存条件而定。一般来说,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为15~30天,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,就说明药物的成分大部分已溶出。质地致密的药材,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,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,时间应比普通药材延长7~15天。如果是动物类药材,如海马、蛤蚧等,浸泡的时间需要更长,一般为30~60天。
1、药材长期浸泡,并不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,反而还会造成有效成分被水解,损失部分药效。2、药材长时间浸泡,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显著降低,也可能导致药材发生霉变。喝下霉变的药酒会对胃肠和肝脏造成损伤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
图片
二、药酒之功效

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疗腰膝酸冷、小腹不温、阳痿精冷、四肢怕冷、大便溏泻等症;当归酒、熟地酒、龙眼酒、丹参酒、鸡血藤酒、地黄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疗心悸失眠、面色苍白、头晕目眩、肢体麻木、月经量少、舌淡脉细等病症;地黄酒、葡萄酒、枸杞酒和双耳酒等可有效治疗身体羸弱、视力模糊、虚烦不眠、潮热盗汗、便秘尿赤、口渴、舌红无苔等症;人参酒、参芪酒等可有效治疗体神疲、少气懒言、面黄肌瘦、饮食减少、四肢乏力、表虚自汗等病症;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大补酒等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、如劳累倦怠、少气乏力、精神萎靡、心悸怔肿、头晕目眩、头晕目眩、健忘失眠等症。
药酒将药物置于75%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。治疗时用手蘸药酒(水)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,具有舒经活血、温通发散之作用。酒性温,味辛而苦甘,有温通血脉,宣散药力,温暖肠胃,祛散风寒,振奋阳气,消除疲劳等作用。适量饮酒,可以怡情助兴,但过饮则乱性,酗酒则耗损元气,甚至于殒命。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,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、四肢百骸之性,故有“酒为百药之长”的说法。其实,酒是一种最好的溶媒,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,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,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,延年益寿的药效,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。
图片
三、中药泡酒有哪些注意事项
1、选材:首先需选择合适的基酒。一般选用白酒,度数在52-65度左右为宜,因为高浓度酒精有助于更好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。药材要根据预期效果选择,如植物药(人参、枸杞等)、动物药(蛇、鞭等)也要做适当区别。
2、配比:药材和酒的比例通常在1:10到1:20之间,即每100克药材搭配1到2升白酒。具体比例可依据药材的性质和个人体质需求调整。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较强,应多加些酒,如枸杞子应加入20倍量的酒进行浸泡;而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较差,可减少酒的用量,如人参加入10~15倍的酒浸泡即可。
3、酒的选择 建议使用50~60度的白酒,这个浓度的白酒不仅能杀死药材中存在的微生物,而且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。随着酒精的挥发和药材中水分的溶出,药酒中酒精的浓度会降低,当泡至可饮用时,口感较为温和,有利于服用。如果选用酒精浓度较低的米酒或黄酒,应将药材和酒一起煮沸后再装瓶,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。
4、浸泡时间:大多数药酒需要浸泡一至三个月,以便酒精充分溶解药材中的有效成分。期间需定期摇晃容器以增强提取效果。
5、浸泡温度:温度对浸泡时间也有直接影响,温度高,浸泡的时间短些;温度低,则浸泡的时间长些。因此,在刚开始泡制药酒时,不应放入冰箱,否则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。此外,为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、缩短浸泡时间,可在泡药酒开始时每日摇晃一次,一周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。
6、储存环境:为了确保药材的活性不被破坏,应将容器密封后置于阴凉处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药酒应在低温、阴暗处密封储存;已开封的药酒,不宜长期放置,否则很容易发生变质。
7、品质判断:浸泡时间过长的药酒是否发生了变质,该如何鉴定呢?可从色、香、味三方面进行判定。色,就是观察药酒有没有变黑、出现混浊。香,就是闻药酒是否保持醇香。味,就是口尝药酒有没有酸败味。变质的药酒一定要及时倒掉,切不可服用。
图片
四、哪些人不适合饮用药酒
1、妊娠期、哺乳期女性。
2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消化性溃疡、肝肾功能不全或减弱的患者。
3、呼吸系统疾病、出血性疾病、皮肤病及癫痫患者。
4、感冒、发热、咽炎和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患者。
5、驾驶、从事高空作业人群在工作期间应禁止饮用药酒。
6、青少年。
7、酒精过敏者和酒精依赖性患者,其他不适合饮酒者。
注意:药酒,切记,不可滥饮。(益参本草)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